箱式变电站核心结构与工作流程
箱式变电站(箱变)的核心是通过三个功能独立的舱体,实现 “高压受电→降压转换→低压配电” 的标准化电能处理流程,结构集成化、流程模块化是其核心特点。
一、核心结构(三舱体设计)
箱式变电站通常分为三个独立舱体(部分小型箱变会将低压舱与变压器舱集成,但功能分区明确),各舱体元件与功能如下:
箱式变电站的电能处理流程高度固定,从外部高压接入到低压输出仅需 4 步,具体如下:
高压接入与保护:外部高压电网(如 10kV 线路)通过电缆接入高压舱,隔离开关、高压断路器确认闭合后,电能进入舱内;同时互感器实时监测电流 / 电压,若出现短路、过载,断路器会自动跳闸切断电路,保护后端设备。
降压转换:经高压舱保护后的高压电,输送至变压器舱内的配电变压器,通过电磁感应原理,将高压电(如 10kV)稳定降压至符合终端使用的低压电(380V/220V)。
低压分配与二次保护:降压后的低压电进入低压舱,通过低压母线分配至不同回路的断路器;断路器根据各回路负载需求(如照明、动力设备)分配电能,同时若出现漏电、过载,对应的断路器或漏电保护器会立即跳闸,避免事故扩大。
终端供电:经低压舱分配与保护后的低压电,通过出线电缆输送至居民楼、工厂设备、道路照明等终端负载,完成整个电能供应流程。